內容:
西元1872年8月11日,農曆七月初八.這批年齡在10歲到15歲的少年,在上海登船出發,目的港是舊金山.從1872年到1875年,大清王朝先後派出4批共120名官費留學生,遠涉重洋,踏上美國的土地,送到了太平洋彼岸一個建立尚不足百年的年輕共和國,開始了他們計劃長達15年的留學生活.他們被分配到了美國東北部新英格蘭地區的四十多戶美國人家中快速適應著在美國的生活.他們以驚人的速度越過了語言障礙,成為各學校成績優異的學生.同時他們也迅速適應了異國的文化,脫去了長袍馬褂,活躍在各項體育運動的賽場上.他們是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他們和美國大文豪馬克吐溫比鄰而居,曾受到美國總統格蘭特的親切接見。十九世紀末,當世界格局發生劇烈變化的時刻,他們恰好被送到了那場工業革命的最前沿。然而當半數孩子開始了他們的大學學業時,大清國卻突然提前終止留學計劃,全部留美幼童被招回國。這批飽受歐風美雨熏陶的學子是中國礦業、鐵路業、電報業的先驅。他們中出現了今天清華大學、天津大學最早的校長,出現了中國最早的一批外交官,出現了中華民國的第一任總理。回國後的這批西學所造之子歷經中國晚清政壇的跌宕起伏,目睹了近代中國的榮辱興衰。留美幼童的命運,離奇曲折;他們的故事,美麗而憂傷。他們有一個永遠的名字:留美幼童。
|